巴克·亚洛配音:梶裕贵声称从墙壁外面来的神秘男子...
2024-06-22 0 backarrow 人物 back arrow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
抗美援朝的平津湖战役
抗美援朝的平津湖战役。时间定格在一九五二年九月,援朝部队从鸭绿江大桥返回祖国。宋时轮将军从停在桥旁的车中走出,满腔泪水,向长津湖方向深深鞠躬。长津湖,志愿军第九兵团,从祖国东南方,身着夏装,顶风冒雪,在零下四十度的奇寒中,冒雪急进,伏冰卧雪。在没有后勤保障的情况下,以自身装备,同现代化武装的美军激战二十多天,以十五万兵分割包围美韩联军精锐部队十万人。其残烈场面前无古人。我军冻亡烈士四千多人。冻伤减员四分之一。我军等于用原始武器一个对一个在战场上同优等装备的美军拼死较量。因为人员之多,时间之长,还创历史地把美军蓝旗白极熊团成建制全歼。其团旗被战士当包袱皮用。后来在我军展览馆展出。此战,是朝鲜战场的转折点。美军空投铁挢,用航母撤走了朝鲜东北部的美残兵败将。也有人说,美第八集团军中将沃克在此役被打死,后又假设死因及地点。平津湖战役,是大兵团对大兵团近战交量。我军在严重缺员的情况下,用毅志,胆量,舍身忘我的爱国主义精神,让美军,让以美为首的联合国军永世难忘,其残酷度让人刻骨铭心。
?斯大林格勒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1942年7月,希特勒集中强大的兵力,分兵两路,进攻苏联战略重地——斯大林格勒(伏尔加格勒)。
?苏军进行了英勇抵抗,誓死保卫斯大林格勒,全民皆民,老少妇孺一起行动,处处是战场,德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很大代价。
?后来,德军侵入了市区,苏军利用每一条街道,每一幢房屋,同德军进行激烈的争夺,德军始终末能完全占领这座城市。
??在此期间,苏联最高统帅部调集了大量军队,发动了冬季反攻,包围了德军。1943年2月,被围困的残余德军全部投降。
?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苏、德双方投入兵力最高超过200万人,动用了2000余辆坦克,2300余架飞机,各类火炮超过20000门。
?战役进行的200余天里,损失的德军及仆从国军队总数有150多万人,德军有生力量遭到极大消耗。与此同时,苏联军民付出了重大牺牲。
?斯大林格勒战役,使希特勒从此走向上节节败退的道路,苏联红军开始了大反攻,直至打下希特勒的老巢——柏林。
?斯大林格勒战役,挽救了苏联红军,保卫了苏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看看萨沙的文章。
人类历史上第1次火器海战:唐岛之战南宋3000人全歼7万金军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历史上的今天1161年11月16日,南宋海军以3000人打败20倍敌人,全歼7万金军水军,获得了唐岛之战的辉煌胜利。这也是中国海战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使用火药发射型武器。听萨沙说一说吧。
1141年,南宋同金国签订了“绍兴和议”,向金割地称臣,每年贡绢纳银。
这25万白银也不算少,毕竟南宋财政紧张的时候税收也不过二三百万两而已。
1149年,大名鼎鼎的金国淫王完颜亮杀死金熙宗,自立为帝。
随后他发动南征,试图一举灭掉南宋。
1161年秋天,完颜亮亲自率领60万大军分四路南下。
其中的主攻为两路,一路是完颜亮亲自率领的东路大军。他们从陆路沿着大运河南下,准备从安徽江苏交界处渡过长江,直逼临安。
另外一路则是海上,以浙东道水军都统制苏保衡为主帅,完颜郑家奴为副帅,统帅600艘战舰和7万水兵从山东胶州湾南下,直入杭州湾,攻打南宋首都临安。
这2路中,显然海上的威胁最大。
陆地进攻的金军都必须渡过长江,并非易事。
同时,陆地上的行军速度也较慢。几十万大军,每天走个二三十里也算不错了,不能迅速威胁到南宋核心地区。
海军则不同。
运载7万金国水军的战舰,只需要几天时间就可以杀入杭州湾,直逼南宋首都。
正是认为稳操胜券,完颜亮狂妄地宣称:多则百日,少则1个月,定能灭掉南宋。
而南宋可以使用的海军,实力薄弱,只有大将李宝的部队。
李宝曾经是岳飞部将,骁勇善战,忠义顽强,是一员悍将。
李宝当时担任两浙西路马步军副总管、兼率舰队。
然而,南宋水军主要用于防御长江,海军并不强大。
李宝仅有120艘中小型军舰、水兵不过3000人。
这3000人还不是正规军,而是福建、浙江一带临时招募的弓弩手。
李宝却毫不气馁,他当众折箭为誓,还留下亲笔遗书,安排好自己的后事。
李宝教导部下:破釜沉舟,和金狗决战。我死国生,舍身取义,大丈夫何惧一死。
在李宝的鼓励下,这3000南宋水兵和驾船的水手们,士气如虹,抱定必死决心和金军拼死一搏。
李宝大军从苏州进入大海,沿海岸线北上,首先出兵援助连云港的义军魏胜部。
金军正在围攻连云港,突遭李宝的水兵从侧后攻击,不知虚实,顿时大乱,溃败逃走。
第一仗就获胜,大大坚定了海军官兵的信心。
10月,突然有300多金军汉族士兵赶来投靠。
他们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情报:目前金国水军停靠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唐岛(又名陈家岛,在今胶州湾内),距离李宝大军仅有60里。因风向不对,军舰都暂时下锚驻扎,随时准备南下。
他们又介绍:金军人数虽多,军舰高达600多艘,士气却非常低落。驾船的水兵多是临时抓来的沿海汉族渔民,被打骂虐待,颇有逃亡现象。至于军舰上的7万步兵,清一色是北方人,平时几乎没有受过海上训练。最近海上风大,官兵又畏惧完颜亮的命令不敢上岸,晕船极为严重。平时他们都倒卧在船舱内休息。可是,金军水军毕竟势力强大,也颇有一些通晓水战的精锐士兵,还是很不好对付的。
得到情报以后,李宝判断形势,认为必须立即出击奇袭。
金军水军非常强大,如果完成准备大举南下,120艘南宋军舰很难挡住600艘敌舰。
不过,金军因为非作歹,淫掠当地民众,受到汉族百姓切齿痛恨,得不到一点情报。他们甚至不知道李宝的舰队在哪里。
此时的金军,做梦也不会想到南宋海军竟然敢偷袭,就是奇袭的绝好机会。
于是,李宝力排众议,果断下令出击。
11月16日,李宝大军顺风北上,全速前进。
当李宝舰队靠近金军舰队时,甲板上的汉族水手很快发现。
不过,这些水手并没有告知金军军官,反而纷纷偷偷跳海逃走,另一些则串联起来,拿起武器,准备战场起义。
李宝见金军战舰密集的靠在一起,毫无戒备,大喜过望,命令全面进攻。
一时间,120艘南宋战舰猛烈发射火箭。
这种火箭是弓箭上加装火箭发射筒,点燃引信即可向前快速飞行。火箭顶部则有易燃物,发射前点燃。
火箭最大的特点是射程远,高达数百米,远超过弓弩。
但火箭也有自己的缺点,精度很差,容易受风的影响乱飞,只能攻击大型目标。
一时间,无数火箭射向金军停泊的军舰。
金军军舰都是木制帆船,船身和布制船帆很容易着火。
无数火箭射过去,迅速点燃船帆锁具,燃起熊熊大火。
此时,金军才发现遭遇袭击,大吃一惊。
主将苏保衡急忙命令:所有军舰起锚迎战!
可惜,金军军舰一半已经着火,汉族水手多以跳水逃走,船只无人操作,陷入一片混乱。
惊慌间,勉强起锚的金军军舰又互相碰撞,乱成一团。
李宝见金军舰队陷入混乱,立即命令靠近敌舰发动总攻。
一时间,3000弓弩手对准敌舰连续发射弩箭和火箭,杀的金军人仰马翻。
激战后,金军只剩下不到百艘军舰没有起火。在苏保衡命令下,这些军舰负隅顽抗,以弓箭猛烈还击。
此时李宝判断金军已经濒于崩溃,必须给予最后统计。
南宋军舰猛烈撞击敌舰,继而水兵勇敢的跳上甲板同金军肉搏。
南宋水兵跳上金军军舰时,一些汉族水兵纷纷战场起义,加入斩杀金军行列。
金军全军崩溃,军官以无法控制士兵。
主帅苏保衡见势不妙,只身跳海逃走。
几小时后,战斗结束。
金军600艘军舰全毁,7万水军除起义的以外,全军覆没,另有3000人被俘。
副主帅完颜郑家奴等六名高级将领,都被杀死。
600艘军舰上的大火,整整少了4天才熄灭。
由此,3000南宋海军战胜了20倍敌军,获得唐岛之战辉煌的胜利。
除了南宋海军官兵的英勇以外,火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很多人认为,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使用火药兵器进行的海战。
这个萨沙不敢苟同,但至少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金军海军被全歼,大大动摇了金军的士气,也使得完颜亮多路合围战略破产。
此战后刚刚1个月,完颜亮又在在采石之战中,被书生虞允文打成惨败。
恼怒的完颜亮滥杀部下出气,被金军兵变杀死。
由此,金国停止南侵,狼狈北逃,结束了对南宋最后一次大规模入侵。
从此以后,金国再也没有实力吃掉南宋了。
这一仗,维持了南宋70年的稳定。
谢邀,今天来谈拿破仑平生最伟大的胜利,被誉为“三皇会战”的奥斯特里茨战役
拿破仑战争时代的法国步兵
奥斯特里茨之战中的奥地利步兵
普拉岑高地整顿战中的俄国近卫骑兵和法国骑兵
战役结束后,接受将领报捷的拿破仑
1805年,对于在1804年12月1日刚刚登基成为法兰西帝国皇帝的拿破仑一世来说,并没有多少能让他高兴的事情。4月,英国和俄国签订了军事同盟条约,形成了第三次反法联盟。8月,奥地利和瑞典加入了同盟。军事强国普鲁士的态度也逐渐从骑墙开始偏向反法联盟一方。
1805年7月,奥地利和瑞典正式加入反法联盟之前,拿破仑已经预感到帝国的东方正在酝酿着一场战争。拿破仑的战略一向是料敌机先,主动出击,绝不消极防御,但他还是打算先完成对英国的跨海远征,再对付身后大陆上的敌人。直到8月23日,奥地利在继续备战和维尔纳夫的法西联合舰队南逃加的斯港两条消息先后传来,拿破仑立即决定放弃对英国的入侵,转而对奥地利宣战。 拿破仑的计划是赶在俄军的增援到达前,将准备征服英国的十多万将士转身东进,占领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一劳永逸地解决奥地利人。
进军命令是在8月26日下达的,此时拿破仑已经将征英大军改组为“大军团”(许多人将“大军团”视为法兰西帝国军队的同义词,但事实上大军团仅仅是拿破仑在1805-1807年和1812-1814年间亲自指挥的军团),共分9个军。其中第一军(贝纳多特),1.5万人;第二军(马尔蒙),2万人,第三军(达武),2.5万人;第四军(苏尔特),2.8万人;第五军(拉纳),2.6万人;第六军(奈伊),2.1万人;第七军(奥热罗),1.4万人;近卫军(贝西埃),6000人;预备骑兵军(缪拉),2.1万人。另外还要包括南德意志地区诸侯国的援军,2.8万人。
到了9月2日,原本被布置在法国西岸沿海各地的“大军团”共20个步兵师、11个骑兵师、286门野战炮,总共176000人,已经开始了向600公里外莱茵河畔的战略机动,大军在拿破仑和各军主帅出色的指挥下,冒着泥泞和大雨,在20多天之内完成了行军任务,几乎是预计时间的一半。兵贵神速的法军,多瑙沃尔特突破了奥军在多瑙河的防线,并在右岸建立巩固阵地。尽管贝纳多特一再反对,但拿破仑强令他的第一军直接通过中立国普鲁士领土安斯巴赫,形成了对奥军侧后方的包抄。潮水一般的法军渡过多瑙河,突入奥军德意志军团后方,如洪流一样向南方和西南方的奥军阵地背后推进。10月20日,法军取得乌尔姆大捷。
然而此时,法军形势依旧严峻:法西联合舰队在特拉法尔加遭遇惨败,俄军宿将库图佐夫率领的俄军先头部队3.8万人已经抵达奥地利,普鲁士也加入反法同盟,准备动员十万以上普军对法作战。
面对这种局势,拿破仑决定以进为退,11月13日,法军占领维也纳,获得了大量物资补给。11月下旬,由俄罗斯本土开过来的包括俄国近卫军在内的2.7万名援军,在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亲自率领下,赶到了奥尔米茨,和库图佐夫汇合。与此同时,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一世,也随同撤退的奥军到达了该城。于是,俄奥联军终于停止撤退,并在奥尔米茨附近占领了有利于防守的阵地。与此同时,法军已经追击至六十公里外的布吕恩,两军呈对峙态势
对于下一步行动计划的制定,俄奥联军内部争吵得相当厉害。以联军总司令库图佐夫为首的大部分老将,特别是吃过拿破仑苦头的奥军将领,主张暂时避战,不与拿破仑发生接触。如果法军来攻,就应该毫不迟延地继续撤退,以等待时机。他们认为要等待卡尔大公率领的奥军和后续俄军援军到达以后,才可以停止后退。至于进攻,那得是12月15日普鲁士参战以后的事情了。
年轻气盛的沙皇和联军的军需总监(参谋长)、奥地利将军魏洛特,以及俄军的青年将领们认为,法军已经疲惫不堪,战斗力大大削弱,并且拿破仑因为不断分兵,直属兵力已经所剩无几。俄奥联军现在已经拥有相当大的兵力优势,应该立即转入对法军的进攻。 最后冲动易怒、拥有极强虚荣心的年轻沙皇发布了决定性的命令:向法军的所在地布吕恩进军! 11月27日,俄奥联军转入反攻,投入兵力达85400人,其中俄军5.2万余人,奥军3.3万余人,共有大炮278门。联军将这些兵力分成五路纵队,从奥尔米茨附近的阵地出发,逐次向东南方向的布吕恩缓慢开进。
在布吕恩以东21公里处,巴格拉季翁指挥的联军前卫在一个小村前面的高地上击败了缪拉的骑兵。那个小村子的名字就是:奥斯特利茨(今捷克共和国布尔诺附近斯拉夫科夫)。
为了将联军诱入对自己有利的地形作战。一举击溃其主力,拿破仑命令法军从前沿阵地开始后撤,做出打算退兵的样子。然后他派出自己的侍从武官萨瓦里将军去奥尔米茨谒见亚历山大,建议进行停战谈判。拿破仑还特别指示萨瓦里,叫他请求沙皇,同意与拿破仑举行单独会晤;如果亚历山大不愿意与拿破仑会见,那就建议他派一个全权代表来法军大本营进行谈判。
对于这种故意示弱的举动,俄奥联军立即做出决定:向正在退却的惊慌失措的拿破仑进攻,把他彻底击垮!另外,在兵力估算上,亚历山大也低估了法军,他认为法军只有四万五千人(实际超过七万)至于库图佐夫的劝阻,则被彻底无视了。
此时,拿破仑则正在着手调动兵力,以便把所有能够调拢来的部队都集中起来。原来派往西面监视费迪南德大公残部的第一军,和派往普雷斯堡担任大军右翼警戒的第三军,立即调上前线,限令它们在两天之内赶到布吕恩附近。这样,除了继续留守维也纳的第八军,保卫后方交通线的第七军,以及在南部地区对意大利方向进行警戒的第二、第六军外,他把其余的六个军即近卫军、骑兵军和第一、第三、第四、第五军,迅速地集中到了布吕恩地区,使得法军的总兵力达到了7.3万人,并拥有139门大炮。
12月1日,拿破仑将全军沿一条叫作哥德巴赫的沼泽小河右岸向东展开,其正面宽约10公里。该阵地位于布吕恩以东10公里处并且在布吕恩市和奥斯特利茨茨村的中途。防线北起布吕恩与奥斯特利茨之间的乡村大道,南至扎钱湖北缘的特尔尼茨村。整个防线分为南北两段,各为五公里正面。法军战线的中部有一个名为普拉岑的高地,可以俯瞰整个法军战线。拿破仑为创造进行反击的条件,故意示弱于敌,引诱敌军来攻,果断地决定放弃了这一要点。
法军阵线的北段,在布吕恩-奥斯特利茨大道的北边,此处由拉纳的第五军和贝纳多特的第一军,共25700人和44门大炮扼守,构成了北线防御的第一线。
在两个军侧后方约1.6公里的地方,隐蔽地布置着缪拉骑兵军的7400名骑兵,36门骑炮,和贝西埃率领的5500名近卫军,24门大炮。此外,还有乌迪诺掷弹兵师的5700人作为总预备队,以及法军的大本营,他们构成了北段的第二线。拿破仑的指挥所就设在这条线上。因为有河谷和丘陵地的遮蔽,第二线部队的配置情况,即使站在普拉岑高地的最高处也观察不到。可从位于高丘之上的拿破仑指挥所却能看到哥德巴赫河谷和对岸的普拉岑高地。
法军阵线的南段,也就是法军的右翼,位于特尔尼茨的正南,包括苏尔特的第四军和达武的第五军,大约三万人,47门大炮,这里有一连串冰冻的湖泊和沼泽,地形复杂恶劣,易守难攻
拿破仑具体的作战计划是:首先,引诱俄奥联军把主攻方向指向法军防御薄弱的右翼,即普拉岑高地和冰湖之间的地段。然后,乘俄奥联军主力南移而中间空虚之机,集中法军中军主力在中段进行反击,不惜一切代价夺回该地区的要点普拉岑高地。尔后,法军中军主力向南卷击,以冰湖及周围的沼泽地带为铁砧,以从北面压过来的法军中主力为铁锤,歼灭俄奥联军主力于普拉岑高地和冰湖之间地区。
俄奥联军的战略部署正如拿破仑所预料的那样:俄奥联军分成了六个纵队。北面的两个纵队是巴格拉季翁公爵的前卫部队1.3万人和利希滕施泰因亲王的第五纵队1.3万人,他们横跨布吕恩-奥斯特利茨大道两侧,负责法军阵线北段。在中部,俄奥联军占据了拿破仑放弃的普拉岑高地, 在那里布置着科洛弗拉特、米洛拉多维奇的联军第四纵队1.3万人,此外,康斯坦丁大公指挥的1.1万名俄国近卫军作为总预备队。联军的主攻方向在普拉岑高地以南,承担这一任务包括金迈尔的联军左翼前卫、多赫图罗夫的第一纵队、朗热隆的第二纵队、普日贝谢夫斯基的第三纵队,共有3.4万人,由俄将布克斯赫夫登指挥
12月2日早上7时左右,穿绿色军服的俄军和穿白色军服的奥军,各自排成密集的队形,展开在大约12公里的正面上,同时向法军发起了进攻。
会战一开始,在战线南段,实施进攻的联军主力发展就遇上了麻烦。尽管在兵力上具备优势,奥军步兵的三次进攻均未能拿下特尔尼茨村。在俄军加入其中,攻克特尔尼茨村后,匆匆赶来的弗里昂师第108战列步兵团发动刺刀突击,顺利将其夺回。联军随后投入大约10个营的兵力,再次夺取了特尔尼茨,但此后一直未能向西扩张战果。与此同时,朗热隆和普日贝谢夫斯基指挥联军第2、3纵队勉强攻克了西岸的索科尔尼茨村,迫使法军逐渐向后退却,但弗里昂师的第48、111战列步兵团则在路过时临时加入战斗,击退了联军
此时,北线法军也和敌人发生了激烈战斗。奥地利骑兵无愧昔日威名,不断压迫法军后退。但拉纳第五军的步兵很快在桑通圆丘上法军大炮的支援下,稳住了阵脚,以方阵抑制住了奥军骑兵的冲击。然后缪拉的骑兵军适时发动反冲击,两个军合力动摇了敌人的阵线,将敌人赶回了奥斯特利茨村。
真正决定性的战斗爆发在战线中段的普拉岑高地。上午9点,原本笼罩战场的大雾彻底被太阳所驱散。拿破仑敏锐的观察到高地上的联军因为支援南线已经被削弱了。他立即命令苏尔特率第四军的旺达姆师和圣伊莱尔师去夺取该高地。圣伊莱尔师瓦雷旅和旺达姆师径直杀上普拉岑高地,依靠数量优势和训练有素的火力击退了俄将米洛拉多维奇所部主力。
普拉岑高地一失守,沙皇亚历山大一世随即意识到了自己的失策,他因而在库图佐夫的协助下,下令将所有的预备队调上来,企图重新夺回这一高地。这样一来,在高地附近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排枪的轰鸣、大炮的巨吼和刺刀冲锋时的咆哮一直持续了两个多小时之久。尽管奥地利步兵多数是新兵,却也在俄奥两国君主和名义上的总司令库图佐夫注视下一再发起猛烈反击。俄奥联军对高地一共发起了四次冲击,但历次反击均以失败告终。
但随后,俄国近卫骠骑兵投入了战斗,拿破仑当即下令拉普将军率法军近卫猎骑兵团上前迎击,与此同时,贝纳多特第一军的德鲁埃师也抵达高地,作为生力军投入战斗,双方在普拉岑高地展开了混战,就在双方骑兵混战了大约一刻钟后,贝西埃元帅亲率法军近卫掷弹骑兵的4个中队从侧翼杀来,终于冲散了俄国骑兵,巩固了高地。
到了下午3时,联军在整个战线的中部和北部都被法军彻底击溃了。只有在南部的主力,还被法军的部分兵力牵制着,正处在普拉岑高地和冰湖之间的孤立突出不利态势中。其左翼是沼泽地和湖泊,右翼和侧后受到占领普拉岑高地的法军的威胁,处境更是危急。拿破仑占据普拉岑高地以后,很快把火炮调了上去,用以支援法军的全线反攻。
很快,拿破仑指挥法军主力对联军南翼主力翼列和侧后实施了最后的突击。法军呼喊着,从高地的斜坡横扫下去。面对这一无法抵挡的洪流,联军左翼很快就溃散了,多赫图罗夫的第一纵队和金迈尔的左翼前卫大部分被压缩到了扎钱湖和默尼茨湖之间的沼泽地带。尽管法军公报宣称“冰湖”里吞噬了两万联军,法军火炮仍朝着冰面不断射击,俄奥两军的绝大部分官兵还是艰辛地越过了这两个池塘,死于“湖”中的多数是被沉重火炮拖入池底的挽马。
联军惨败的局面已经非常明朗了。整个联军的溃散势不可挡。就连弗朗茨和亚历山大的侍从人员,也都顾不得皇上的安危而把两位至尊丢在路上,各自逃命去了。也许可以说,是冬天短暂的白昼救了两位皇帝的性命,使他们侥幸地逃出了法军的包围。在激战中,联军总司令库图佐夫负了伤,差一点当了法军的俘虏。 夜幕降临了,一切都结束了。这一仗,俄奥联军损失了2.7万人和180门火炮,其中被俘1.5万人。法军自称的损失仅有不到9000人——尽管1万人或许是更为准确的估计。
第二天,法军所有部队都受到了拿破仑的赞扬,他说: “士兵们,我对你们表示满意:在奥斯特利茨一天中,你们完成了我要求你们以果敢精神去完成的一切。不朽的光荣归于你们,我的雄鹰们。 在俄奥皇帝指挥下的十万军队,不到4个小时,就被打得落花流水。 我将带领你们回到法国,在那里我将尽我所能保护你们的利益。我的人民一定会兴高采烈地再和你们相见。你们只要说:‘我参加了奥斯特利茨会战’,他们就会回答说:‘好一个勇士!’”
奥斯特利茨胜利的奖赏是丰厚的。 1805年12月4日,奥地利皇帝弗朗茨和拿破仑会谈,达成停火协议。12月5日,原本来宣战的普鲁士外交使节见到拿破仑,反而祝贺胜利并表示普鲁士愿意和法国结盟。拿破仑语带嘲讽地说:“命运女神把你祝贺的对象改变了。”
(如写得满意,请各位看官拨冗点赞关注,感激不尽)
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战役当属现代战争史上的奇迹——上甘岭战役了。
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在这场持续了43天的战役中,成功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进攻,扭转了白马山之战的败局,也打出了志愿军的赫赫威名。
战役刚开始的时候,双方将领都对敌情判断失误,志愿军认为美军的主攻方向不在此地,美军则认为志愿军不会死守。但战役开始后迅速进入白热化,联合国军共投入了60000多军力,飞机、大炮、坦克能用上的都用上了,就为了争夺这块占地3.7平方公里的志愿军阵地。最后一共发射了190余万发炮弹,还有5000多枚航弹。
志愿军方面也不甘示弱,前后共投入了4.3万余兵力,野战炮100多门,迫击炮近300门,消耗各种物资1.6万余吨。打退了敌人900多次攻击。
这场战役极为惨烈,最后志愿军伤亡了11500人,阵亡的就有4000多。而联合国军方面也伤亡了19000多人,5000多是美军,其余的都是棒子国军。
战役中志愿军涌现了大批的英雄,如飞身堵枪眼的黄继光,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孙占元······是他们用鲜血和牺牲换来了如今我们和平幸福的生活,我们应该牢记这些英雄先烈们。
我来回答一个。
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战,也是海军意义上航母取代战列舰的最后一战,莱特湾大海战。
莱特湾之战是日本联合舰队为防止美军在菲律宾莱特岛登陆发起的孤注一掷的防御作战,实际作战时间至1944年10月20日至10月26日,此次海战,美军太平洋舰队投入了17艘航空母舰,18艘护航航空母舰,12艘战列舰,24艘巡洋舰,141艘驱逐舰,其它舰只、鱼雷艇、潜艇和约1500架飞机,军舰总吨位超过133万吨,
日本联合舰队方面,则投入了4艘航空母舰,9艘战列舰,19艘巡洋舰,34艘驱逐舰,约200架飞机和菲律宾的陆基航空兵。军舰总吨位73万吨。双方参战的上千艘战舰,分布在莱特岛周边130万平方公里的交战海域上。此次战役中,日本海军丧心病狂地首次大规模地使用了“神风”特攻队,然而收效有限。
由于美国海军的兵力,技术水平,特别是海军航空兵的飞机数量远远超过日本海军,在四场分海域战斗中日军舰队几乎被美军压倒性的火力所覆盖,而日本联合舰队的主力战列舰队则贻误战机,根本没有抓住太平洋舰队的航母部队,反而在美军大规模的空袭下损失惨重。
莱特湾海战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战,更在于它标志着巨舰大炮时代的彻底终结,这一战证明了再强大的战列舰也根本不是航母的对手,因为人家在你射程之外派出的海军航空兵只需要几十架飞机就足以将你送入海底。从此以后,战列舰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航空母舰进入黄金时代。
历史上让人叹为观止的战役有很多,大多数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从奴隶制社会到封建社会都有很多以少胜多的战役下面按时间顺序写出几个:
1:牧野之战:周军:五万人,商军:十七万人,周武王伐纣;
2:巨鹿之战:楚军:五万人,秦军:二十万人,围观群众(诸侯):十余万人,项羽灭秦;
3:昆阳之战:汉军:一万七千人,新军:四十三万人,光武帝刘秀歼灭王莽的主力;
4:官渡之战:曹军:两万人,袁军:十万人,奠定了曹操同意北方;
5: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五万人,曹军:二十万人,奠定了三分天下;
6:淝水之战:晋军:八万人,秦军:八十万人,东晋避免了亡国;
7:护步达冈之战:金军:两万人,辽军:十万人,金灭辽的主力部队;
8:野狐岭之战:蒙军:十万人,金军:四十五万人,蒙古灭金的主力部队;
9:鄱阳湖之战:明军:二十万人,汉军:六十五万人,灭掉了最大对手陈友谅;
10:土木堡之战:瓦剌:五万人,明军:二十万人,自认为很厉害的大名被打醒;
11:萨尔浒之战:后金:六万人,明军:十一万人,明朝灭亡的开始;
这里主要说一说淝水之战,出兵人数最多的是淝水之战的前秦军,达八十万人,占前秦总人口的4%,双方出战兵力最多的也是淝水之战,达八十八万人,而且是从北向南进攻,为什么却输了呢?
最主要原因前秦苻坚约战东晋,两军隔河相望,东晋军要求渡河再战,苻坚下令退军给东晋军队留位置,由于人数过多,战线过长,前秦军在撤退的时候有个奸细在前面大喊秦军败了,结果军队自乱阵脚 ,东晋军一阵冲杀,大败前秦军队,以少胜多。
前秦战线过长,很多士兵还没赶到战场,仗就打完了。这么多人打仗,前后战线少说三五十里,前军打仗后军连敌人毛都看不见,前军败了后军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也就能败?这样几十万大仗,韩信是难以控制局面的。里面也有不少出名的成语,比如: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渡江、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淝水之战也是大汉民族最后的八万虎士,为保国保种,向过百万的前秦大军发起决死冲锋幸生则死,必死则生的一役。
对金庸先生小编一向是敬仰有加的,但在他的名著《书剑恩仇录》中,丑化定边将军兆惠的做法小编不敢苟同。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十月,定边将军兆惠亲率四千清兵先行抵达叶尔羌城,清剿大小和卓叛乱。在黑水河畔扎营,时称“黑水营”。
叶尔羌城的叛军倾巢而出,将兆惠等人包围在黑水营,双方血战数日,难分胜负。
叛军在黑水营周围构筑工事,将黑水营团团围住,和清军对峙,试图等清军粮草殆尽后再发动进攻。被围困的清军吃光了马匹,骆驼,最后不得不吃掉被俘虏的叛军。
黑水营被围100多天,叛军没有等来兆惠的覆灭,却等来了大清的援军。
兆惠突围而出,此战清军不仅打乱了叛军的分裂国家的意图,还展示了清军的强大战斗力,又释放出铁血平叛的决心。
1759年6月,恢复了元气定的兆惠率领军队从乌什出发,经布鲁特牧地由北向南大举进攻叛军盘踞的喀什噶尔;叛军望风而逃。
清军追缴叛军,在帕米尔山区三战三捷,彻底瓦解了叛军,把整个帕米尔高原收归大清版图清朝,并在阿尔楚尔帕内立有记功碑。
帕米尔高原古称葱岭,又名不周山。大清在各帕建有八所卡伦,将帕米尔分为“八帕”。
中国历史上让人叹为观止的战役太多了,比如以少胜多的战役,奇袭大获全胜的战役,等等不一而足!
官渡之战是历史上少有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这事儿发生于公元200年,曹军和袁军在官渡相遇,战役双方军力相差悬殊,袁绍军大约11万人,曹操军大约5万人。双方相差军力在一倍以上,虽然兵力相差一倍,但是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战争态势朝着发生极大转折,因为此战一下就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唐初渭水之盟是李世民一生最大的耻辱,无时无刻都想着一雪前耻,六路大军围剿颉利可汗,李靖冒着大雪到达阴山,遇到突厥1000多营帐,一战而下全部俘虏。颉利见大唐派遣使者前来抚慰,以为安然无事,就放松了警惕。李靖派偏将苏定方率200骑兵为前锋,在浓雾掩护到了颉利牙帐七里地外才被发现。苏定方长驱直入攻下了突厥颉利可汗的牙帐,颉利望风西逃。李靖随即率大军追击,突厥军溃散而逃,这次突袭,东突厥被歼万余人,被俘男女10余万人。颉利最后被张宝相所擒。正是由于这次的奇袭带来的转折点,东突厥头领颉利被擒,宣告着东突厥正式灭亡!
当年国共内战短短三年,为什么弱小的“毛军”便战胜了强大的“蒋军”?下边两个战例很能说明问题:
军“5大主力”之首的整编74师,一向被捧为中华民国柱石,称有10个74师,便可彻底剿灭。而师长张灵甫更被吹成顶天立地的无敌大英雄。而我看,张灵甫不是什么英雄,而是当代马谡!马谡两万人马扎在山上,让王平传报诸葛亮,说要“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结果被敌断水而彻底完蛋。但马谡还算有两下子,能逃回大本营被老诸挥泪砍脑袋。而张灵甫把3万多人马也扎在山上,电告蒋总裁保证要“中心开花”,结果也被断水导致军心大乱,最后张灵甫战败投降,被复仇心切的5纵特务团何副团长私自枪决。
应该说张灵甫的“中心开花”设想不错,但要看谁来执行?能行,就不行!
将领一向勾心斗角,保存实力是第一要务。张灵甫被10几万解放军包围,而解放军又被46万军三面包围。这内外的几十万军中,“5大主力”即占了3个:整偏74师、5军和18军,还有桂军的“钢7军”等,距74师最近的援军不过几华里。当时战场最凶险的不是张灵甫,而是粟裕!但互相拆台的蒋军互不配合,救援者不拼死相救,防守者丧失战斗意志。大名鼎鼎的74师,虽居高临下,又有大量飞机配合,但包括张灵甫在内的多数将士,被生俘而非战死。所以说“中心开花”的战术,无论高明与否,军都打不好!
而两年后,解放军二流部队45军135师,在师长丁盛率领下,因通迅失联盲目脱离主力150多里,被预先设伏的以“钢七军”为首的桂军重兵集团包围。丁盛的135师下设3个团,因轻装前进总兵力不足万人。而张灵甫的74师下设3个旅,计3万多人。丁盛的兵力与处境,比张灵甫要凶险多倍!结果如何?白崇禧亲自指挥的“狼兵”桂军,不但没吃掉135师,自吹“共军不敢碰一碰”的“钢七军”军部,反被135师穿插部队彻底打掉,致使桂军一片混乱。面对闻讯陆续赶到的大批解放军,白崇禧想撤军逃走,却被135师牢牢吸住而动弹不得。战斗结果,桂系军阀赖以生存的4个主力师灰飞烟灭。
张灵甫的“有心开花”与丁盛的“无心插柳”,境况差不多,战局却完全相反。两相比较,包括顾祝同、粟裕、白崇禧、、张灵甫、丁盛等双方高中级指挥员和普通战斗人员,优劣高下立判。其它因素姑且不提,这两个战例,就是三年大内战的战场缩影。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